十部門聯合出臺《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》,要求到2025年,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%以上,京津冀地區達到35%以上。
就目前來看,再生水利用情況在3到5年內上升趨勢明顯。2018年,我國再生水利用率就已經超過了16%,部分區域更是超過了20%。2020年,不少城市公開的再生水利用率數據也相當亮眼。
如青島,全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1.35%,2019年全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5%以上,廣泛應用于工業冷卻、工藝、綠化、保潔、沖廁、基建、河道景觀、水源熱泵等領域。
如無錫,2019年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80%以上,節水型企業(單位)覆蓋率為25%以上,城區污水再生水利用率為33.01%。同時,市區新建商業用房及居民住宅小區、公共建筑新增雨水蓄水池容積近5萬立方米。
如廣州,2019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36.45%。截至2019年底,全市海綿城市建設累計建設達標面積為311.5平方公里,雨水資源化利用量占年均降雨量的比例超過3%。
如天津,截至2020年11月,全市再生水利用率已達到40%以上,提前完成了國家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“30%”,以及《天津市再生水利用規劃》“40%”的要求。
總體來看,各大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穩步提升,我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作獲得了長足進步,對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、減輕水環境污染、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綜合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用于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基建的投資按照“十二五”同比增加3成左右進行規劃,新增再生水設施投資額也有上百億。此外,再生水利用拉動的社會投資更是在持續增長。
指導意見中也明確,要實施污水收集及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工程、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工程、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工程、農業農村污水以用促治工程、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創新試點工程、污水資源化利用試點示范,以此來推動再生水資源化的進程。
政策層面的支持先一步到達,加碼水資源利用空間給水務市場帶來了新一輪契機。而指導意見中提出的,建立使用者付費制度,放開再生水政府定價,則無異于新的信號。
天風證券就曾以2025年全國再生水利用率增至35%這個目標為基礎進行估測,5年內僅再生水利用膜工藝市場的總投資額就有望突破1000億關卡,甚至達到2100億。
當然,各個區域的再生水產業發展曲線不可能在同等水平上,值得注意的2大高地就是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沿岸地區。我國大力支持長江和黃河兩大流域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,這個趨勢對于再生水產業發展來說顯然是有利的。
文章鏈接:環保在線 https://www.hbzhan.com/news/detail/140063.html